專欄

空性

空性
鄭振煌講述
壹、前言
佛法艱深奧妙,[空]是當中最重要的思想。
整部佛法濃縮成最簡單的字,就是[空]。佛法即空,空即佛法;萬事萬物是空,空也是萬事萬物。凡是概念,可以想像的一切,都是[空性]。


貳、佛法以空為宗
有兩部經值得我們讀誦,第一部《轉法輪經》,漢傳佛教有三個譯本:《雜阿含經》卷十五第三七九經,宋‧天竺三藏求那跋陀羅譯;《佛說轉法輪經》,後漢‧安息三藏安世高譯;《佛說三轉法輪經》,唐‧三藏法師義淨奉制譯。另外一部《沙門果經》,阿含部經典之一,相當於南傳巴利《長部》第二經,譯本有三:《長阿含經》第二十七經,後秦‧弘始年間,由佛陀耶舍與竺佛念共同譯出,收在《大正藏》第一冊;《增一阿含經》卷三十九第七經,東晉‧僧伽提婆譯,收在《大正藏》第二冊;《寂志果經》,東晉‧竺曇無蘭譯,收在《大正藏》第一冊。


一、三轉法輪十二行相
《雜阿含經 · 轉法輪經》是佛陀在菩提樹下開悟後所說的第一部經,內容是四諦、八正道;提到三轉法輪十二行相。所謂[三轉]是示轉、勸轉、證轉,表達四聖諦的緣起。在示轉中,世尊對五比丘說:[此苦聖諦,本所未曾聞法,當正思惟。時,生眼、智、明、覺。]苦這個聖諦,以前沒有聽過,你們應該要好好地思惟。思惟苦聖諦之後,可以生眼、智、明、覺。眼,了解;智,智慧,不只聽到、看到,而且產生覺者的智慧;明,更進一步思惟;覺,實修而覺悟,有所親證。不僅苦聖諦,集聖諦、苦滅聖諦、苦滅道跡聖諦都要如此思惟。四聖諦彰顯空性,世尊要修行者思惟四聖諦。苦有苦的因,苦的種種因緣是空性,可以轉起、生出苦,苦的本身也是空性。苦集、苦因是空性,所以可以滅,滅苦的方法即苦滅道跡。第二轉勸轉、第三轉證轉也都各有四行相,三轉總共有十二行相。
至於在《佛說轉法輪經》中,世尊說:[世間有二事墮邊行,行道弟子捨家者,終身不當與從事。]世間有兩件事情是墮於邊見的,因為沒有隨順空性而行,沒有隨順緣起而行。第一件,[念在貪欲無清淨志],對於世間有所貪、欲、執著;無清淨志,志是心,沒有清淨心。心有所雜染,不瞭解世間的真相是空性,因此產生貪欲。第二件,[猗著身愛不能精進],猗著身愛是執著有一個五蘊身是真實的,有一個[我];這個[我]從過去世輪迴到這一世,再輪迴到未來世。這兩件墮邊行,佛弟子終身都不能做。[是故退邊行,不得值佛道德具人。]因為貪欲、有我見這兩件事,所以遇不到佛具有道德的人。[若此比丘不念貪欲著身愛行,可得受中。]如果修行者不念貪欲,並且不著身愛行,不執著我見,就可以接受中道。這裡《佛說轉法輪經》提到了中道。[如來最正覺,得眼得慧,從兩邊度,自致泥洹。]如來是無上正等正覺,得法眼淨,見一切法空;得空性智慧,體證一切法空性。從兩邊得度,從兩邊超脫,自己證得泥洹。何謂受中?受中即八正道,所以《佛說轉法輪經》的三轉法輪,其內容比《雜阿含經》還多了八正道。八正道是緣起的中道,由緣起而引申出空性,空性即中道。接著示轉三諦十二事,探討超越時間、空間的方法。
《佛說三轉法輪經》的示轉:[此苦聖諦,於所聞法如理作意,能生眼智明覺。]對於苦集、苦滅、順苦滅道都是如此。佛所說的第一部經,彰顯佛最重要的思想,緣起的中道,而緣起即是空性,空性是整部佛法的中心思想。從《阿含經》的《中阿含》、《增一阿含》已經看到佛在說[空]--《小空經》、《大空經》、《大空法經》。換言之,不是大乘佛法才說[空],在原始佛教就已經有[人我空]、[法我空]的思想了,只不過在大乘佛法更詳細的解說而已。佛說:[由我於此四聖諦法解了三轉十二相故,眼智明覺悉皆得生,乃於諸天魔梵、沙門婆羅門一切世間,捨離煩惱心得解脫,便能證得無上菩提。]佛對四聖諦法已經了解三轉十二相,因此眼、智、明、覺都生起,其他眾生亦復如是,只要解了三轉十二相,都可捨離煩惱得解脫,證得無上菩提。
 

      二、[我]與[空]之別
《沙門果經》一卷,是《長阿含經》的第三分,相當於南傳巴利藏《長部》第二經。它在南傳佛教中,是很重要的一部經,但漢傳佛教徒對《沙門果經》的認識並不普遍。
《沙門果經》以業報的問題為中心,進而演義修行的要領。經題[沙門果]指出家成為沙門後,所能獲得的功德及果報,因此亦可視為說明出家的功德,勸導眾生相信業報,勸勉修行上進的佛教原始文獻。
《沙門果經》的緣起是阿闍世王;阿闍世王將他的父親瀕婆娑羅王關起來並殺害,也辱罵營救父王的母后。自己當上國王後,心裡很不安。當時摩羯陀國正處於思想百家齊放的年代,婆羅門教及六師外道所宣揚的宗教思想,均無法讓阿闍世王安心。當時釋迦牟尼佛在王舍城(摩羯陀國的首都),大臣勸阿闍世王去見世尊。阿闍世王對世尊說:我聽了各種學說,有些宗教師說,沒有未來世、過去世,這一世就是我們所有的一切;有些宗教師說,人是宿命論,由過去世到現在世到未來世,都沒有改變;有些宗教師說,人是婆羅門神所創造的。阿闍世王不知道該聽誰的?釋迦牟尼佛說明六師外道各大沙門團的思想,同時指出六師外道的錯誤所在;提出[無我論],萬事萬物包括人在內,都是業報,只有造業者、承受果報者,而沒有所謂的[我]。我只是五陰(色受想行識)假合,身和心的運作而已,並沒有一個不變的主體;不變的主體,稱之為[我];沒有不變的主體,就是空性。佛也告訴阿闍世王,透過戒、定、慧三學才能夠證悟人生宇宙的道理。阿闍世王聽了世尊的教說非常歡喜,當下證初果--須陀洹果。
六師外道是在佛陀時代,反婆羅門主義最具代表性的六位思想家;他們各自主張唯物論、唯心論、常我論、斷滅論、苦修論、宿命論、懷疑論或決定論。阿闍世王發問時,提到當時住在王舍城的思想家和各大沙門團的領導者--也就是所謂[六師外道]--的思想。佛陀回答時,開示四聖諦、八正道的緣起正見,凸顯佛法的優越性和合理性,從中可以看出原始佛教在各大宗教思想中所標舉的獨特方向。
六師外道中,尼乾子‧若提子(Nigantha N
āthaputta)是耆那教的代表。耆那教與佛教最類似,接受業報的思想,接受輪迴的理論;與佛陀不一樣之處,則是主張苦修。耆那教認為時間一到,業力習氣盡了,就能得解脫。如何讓解脫提早到來?以各種的苦修,了盡過去所造的業力,以得到解脫。佛陀出家前貴為太子,享受過五官滿足的欲樂,他發現這是「低等、無價值的」;出家後跟隨過二位外道仙人修禪定,雖然達到無所有處、非想非非想處的不苦不樂境界,他發現這不是究竟解脫的涅槃寂靜;而後他在苦行林中度過六年的歲月,發現苦行是「無謂、無意義」的,不能令身心解脫;最後他在菩提樹下禪觀,證悟緣起無我的真理,自知「此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皆辦,不受後有」,究竟解脫生死輪迴,從此以緣起中道的正見,開展他弘法利生的救世活動。
緣起是不常亦不斷、不有亦不空的人生宇宙真理,即「無自性空」,簡稱「空性」或「空」。
 

三、各系對[空]的解釋
「空」其實很難講,但是也很好講;空是「離文字相、離言語相、離心緣相」的,只能透過聞思修去體會,一講或一思維就已經不空了。但借指指月,得魚忘筌,從文字般若開始,啟發觀照般若,契入實相般若,未始不是方便。
現以《雜阿含經》、《金剛經》、《解深密經》、《六祖壇經》分別代表原始佛教、大乘性宗、大乘相宗、大乘真心宗,列表說明它們如何解釋空性,讓我們快速掌握不同經典、不同時代、不同宗派的空性思想及其發展脈絡。
 
雜阿含經 諸行無常
無相解脫門
諸受是苦
無作解脫門
諸法無我
空解脫門
金剛經 凡所有相皆是虛妄
離四相
度一切眾生入無餘涅槃
無度者
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無凡聖
解深密經 遍計所執性
相無自性性
依他起性
生無自性性
圓成實性
勝義無自性性
六祖壇經 無相
於相離相
無念
於念離念
無住
諸法本體
   
(一)三法印入三解脫門
《雜阿含經》提出緣起的正見:[此有故彼有,此無故彼無,此生故彼生,此滅故彼滅。]世尊要修行者觀察自己的五陰,不論是現在世的五陰,或者是過去世的五陰,或者是未來世的五陰,身心各種現象都是無常變化的。因為無常,所以會帶來逼迫性,帶來苦;因為變化,也就無我;因為無我,不得自在,沒有自己的性質;因為緣起,外道所執著的[我]或者是[自性]也就不存在。
《雜阿含經》三法印:第一法印,諸行無常;行是有為法,緣起緣滅的法,它是無常變化的。體悟了諸行無常,思惟諸行無常,就可以入無相解脫門。因為諸行無常,所以第二法印,諸受是苦;苦的意思是逼迫性,欲界生、老、病、死、愛別離、怨憎會、求不得、五陰熾盛是苦苦;色界的喜、樂、捨念清淨也是暫時的樂,終究會壞,是壞苦;無色界的不苦不樂仍有微細的心行,是行苦;因為有為法都是無常,禪定只是短暫離苦的功夫,一出禪定,心又亂了,回到苦的狀態。能夠思維諸受是苦,就可以入無作解脫門,又稱無願解脫門,不要染著、不要貪愛世間的一切,得到無作、無願的解脫。諸行無常、諸受是苦,這是世間法。第三個法印,諸法無我,包括世間法、出世間法;也就是緣起的有為法,非緣起所產生的無為法,都是無我。佛教的重點就是諸法無我。諸行無常、諸受是苦,大家都可以感受得到,只有諸法無我最難。一切諸行,緣起緣滅,不斷在改變,因此沒有我,沒有一個自性,沒有一個不變的性質,如此入空解脫門。至於非緣起法,不是由諸緣生、由諸緣滅的無為境界、涅槃境界也是空,能夠思惟諸法無我,就可以入空解脫門。
《雜阿含經》是最早結集的佛經,也是一切有部的課誦經本,被認為是最接近人間佛陀所說教法的經典,已經提出[空]的思想,儘管一切有部主張「法體恆存,三世實有」,但它是承認現象是「無常、苦、無我」的。因無常故無相,因苦故無作,這二者都是世間法;因無我故空,既是世間法,也是出世間法,雙遮雙照。世間法和出世間法就在無我空得到了溝通,空涵蓋一切世間法和出世間法,不僅山河大地、有情、無情,眾因緣中的萬法都是空,連非緣生緣滅的涅槃境界,也是空。空性以虛空來譬喻,虛空沒有生沒有滅,沒有邊際,沒有變化過,但虛空中的萬事萬物、有情無情不斷在改變。有情無情、萬事萬物都是依虛空而緣生緣滅,故無自性空,而虛空本身也是空性,所以有為、無為皆是空。
佛教用[空]來涵蓋一切,不管任何的現象,有為無為、輪迴涅槃都是空,這是空的重要性所在,因為它貫穿輪迴痛苦煩惱,以及清淨解脫涅槃的境界。《雜阿含經》把無我空當做是最重要的宗旨,這是佛法的特殊見解,不共其他的宗教。
 

(二)《金剛經》的三解脫門
再看由《阿含經》而發展的《般若經》。《大般若波羅蜜多經》,玄奘大師翻譯,共六百卷,其中第577卷第9會〈能斷金剛分〉,即《能斷金剛般若波羅蜜經》。《金剛經》目前有六個漢譯本,此處引用鳩摩羅什翻譯的《金剛般若波羅蜜經》版本。
隨順諸行無常,一切有為法都是無常,《金剛經》提到[凡所有相皆是虛妄],相就是相狀,有大小方圓和顏色,凡是有這些形狀的,都稱為色法--色聲香味觸;甚至包括概念(法處所攝色)。所以凡所有相,也可以稱為凡所有相念,只要念頭生起,都是虛妄。念頭一直在改變,從昨天到今天絕不是同一個念頭;念佛雖然可以念到一心不亂,可是在沒有練成之前,念頭還是無常,不斷在改變的。心法是無常,色法也是無常,《金剛經》強調要離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離一切的相想,離任何相的概念。
《雜阿含經》以體悟諸行無常,入無相解脫門;就《金剛經》而言,就是離「我、人、眾生、壽者」四相。
《雜阿含經》又以體悟諸受是苦,入無作解脫門。《金剛經》一開始,須菩提就問:[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應云何住?云何降伏其心?]]世尊回答:「諸菩薩摩訶薩應如是降伏其心:[所有一切眾生之類,若卵生、若胎生、若濕生、若化生,若有色、若無色,若有想、若無想、若非有想非無想,我皆令入無餘涅槃而滅度之。]如是滅度無量無數無邊眾生,實無眾生得滅度者。何以故?須菩提!若菩薩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即非菩薩。」這就是「雖作而無作」,因為一切皆空。雖然教化一切眾生,度過煩惱痛苦,斷了苦及苦因,卻不要[有我度了眾生]、「有眾生被我度」、「有度化」的相念,如此即入無作解脫門。
《雜阿含經》又以體悟諸法無我,入空解脫門。在《金剛經》中,佛又說:「菩薩於法,應無所住,行於布施,所謂不住色布施,不住聲香味觸法布施。須菩提!菩薩應如是布施,不住於相。何以故?若菩薩不住相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無住生心就是空,因為色聲香味觸法都是空,布施、持戒等十波羅蜜也都是緣起性空,起心動念也是空,空如何住於空?心法、心所法、色法、心色不相應行法等一切有為法都是空,連無為法也是空,故菩薩摩訶薩在行菩薩道時,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金剛經》的後十六分一直在解釋[空],沒有須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羅漢果,沒有佛可成。不僅僅世間一切現象是空,有情眾生所造作的一切也要以空的心來對待,不可執著有;同時沒有輪迴的主體,也沒有解脫的主體,無凡無聖,即入空解脫門。
 

(三)唯識三性與三解脫門
《解深密經》是唯識學的根本經典,提出唯識三性:遍計所執性、依他起性、圓成實性,與無相、無作、空三解脫門相應。
遍計所執性,凡夫的分別執著,猶如將草繩當作是蛇,無中生有,因此是相無自性性,即是無相解脫門。因為是虛妄的,無中生有的,草繩雖存在,蛇並不存在,這是我們的執著,由習氣、業力所形成。
一切萬法都是依他起性,依其他眾因緣而說而有,因此是生無自性性,即是無作解脫門。《般若經》提出生即不生、滅即不滅,生無自性性,滅也無自性性,也是《中論》所提到的[不生亦不滅],如此契入無作解脫門。一切皆無住,就體性而言,都是無自性的生,生無自性性的。如果證得無生法忍,就是成佛。
至於圓成實性即是空解脫門,也就是勝義無自性性。成佛者不會說自己成佛了,或說自己的境界如何,《金剛經》也提到,世尊說在燃燈佛的時候,根本沒存有[我當證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的心,否則的話,燃燈佛不會授記他將來成佛,這就是勝義無自性性。圓成實性,只是假名安立,為教化還未證悟圓成實性者,告訴他們有一個空的究竟境界,屬於方便權教,就真實義而言,空無自性。
 

(四)《六祖壇經》的三解脫門
六祖開示:「我此法門,從上以來,先立無念為宗,無相為體,無住為本。無相者,於相而離相。無念者,於念而無念。無住者,人之本性。」無相者,於相離相,即是無相解脫門。無念者,於念離念,有念頭,但是不被念頭所轉、所縛;念一生起,即用般若智慧觀照念頭是空性、是空相,不是真實的,因此就可以離開念頭,可以不受影響,即是無作解脱門,一切不生也不滅。無住者,人之本性,因為本性如虛空,萬法依虛空而立,《大乘起信論》說:「依一心法,有二種門。云何為二?一者、心真如門,二者、心生滅門。是二種門,皆各總攝一切法。此義云何?以是二門不相離故。心真如者,即是一法界大總相法門體。所謂心性不生不滅,一切諸法唯依妄念而有差別,若離妄念則無一切境界之相。是故一切法從本已來,離言說相、離名字相、離心緣相,畢竟平等、無有變異、不可破壞。唯是一心故名真如,以一切言說假名無實,但隨妄念不可得故。言真如者,亦無有相。謂言說之極因言遣言,此真如體無有可遣,以一切法悉皆真故;亦無可立,以一切法皆同如故。當知一切法不可說、不可念故,名為真如。」這就是空解脱門。
原始佛教、部派佛教、大乘佛教,顯教、密教,南傳、北傳,有一個共通點,都在談[空]。把握了空,等於把握了整體佛法;思惟空,等於思惟所有的佛法;實踐空、行空,等於實踐佛法、行佛法。因此,瞭解佛法其實很簡單,集中火力瞭解空性。實踐佛法很簡單,在生活、工作上,只要實踐空,就在實踐佛法了,一切皆不離空。
無的時候是空性,有的時候也是空性;臨終的時候只要心住於空,當下就解脫。不必擔心輪迴,輪迴也是空;也不必擔心能不能去極樂世界!安住於空,行空,當下就是解脫了,就是極樂世界了。《維摩結經》說:「隨其心淨,則國土淨。」心住於空,就是心淨,土由心生,故心淨則國土淨,心穢則國土穢。
空是一切諸法的實相、一切諸法的本體,也就是一切萬事萬物皆是空性。譬如一棟建築物,能夠保留原樣一百年、一千年嗎?不可能,它隨時在變,分分秒秒是無常;在有的時候,已經是無常,已經是無自性空。
 

  參、空性的定義
空性是一切佛法的中心。可是人怕空,進而執著有,一有就不得解脫。擁有欲界的一切,就被欲界的一切所束縛;擁有佛法,就被佛法所束縛,因為不知道佛法的真諦。
佛經從一開始就談[空],空貫穿一切萬法,有為無為、輪迴涅槃都是空。只要瞭解空、實踐空,就能夠體悟世間就是出世間;即使在工作、生活中,也能體會一切都是空。
 

一、What?
空性,梵文Śūnyatā,巴利文Śūñña。空性是什麼?簡要言之,無我、無自性,沒有自己本身的性質。一切都是緣起,依靠其他的因緣條件而有,如人要依靠段食、空氣、陽光、水分、國土、社會,一切的有情、無情而有。往前推,人在投胎的時候也要依靠父精母血而有。緣起故無自性、故無我,沒有一個不變的主體。我們想要不變都不可能,想要不老、不病、不死、不輪迴都不行,因為一切都是無我。
Śūnyatā的字根Svi,與英文的swell一樣,意思是膨脹。Śūnyatā就是swollen,某個東西如果不斷膨脹,最後就是「有形而無質」。譬如,桌子是木頭做的,堅實的,將它一直不斷地膨脹,到最後發現有形而無質,它被空掉了,雖有這個形狀,但如水珠、如泡沫、如芭蕉、如陽焰、如夢中境、如水中月、如空中的第二月或者是飛蚊症所看到的影像,都是有形而無質,這稱之為空性。眾生的顛倒妄想,就堅持有形必有質,因而造業受苦,殊不知萬法皆空性,有是空,空也是空,平等真如。
 

二、Where?
空性到底在哪裡?如果空性是在特殊的地方,我們就很難找到。如果空性是在喜馬拉雅山八千多公尺的高山上,我們要到八千多公尺的高山上證悟空性、見到空性,很難啊!如果空性是在聖母峰的峰頂上,那麼我們都沒有辦法證得空性了!
空性在哪裡呢?在一切處。在一切的時間、一切的空間,不管有情、無情,不管大、小,不管有、空,一切皆是空。巴利文的唱誦,sabbe dhamma anatt
ā萬法無我,無我就是空。了知諸法無我,入空解脫門。所以無我anattā,梵文anātman,也就是空,也就是無自性。
 

三、Who?
是誰讓空出現的?是佛讓空出現的嗎?是佛讓空在一切的萬事萬物顯現的嗎?都不是。佛不能夠讓空出現,佛只是告訴我們一切諸法皆空而已。所以誰讓空性出現?沒有任何人。它是真理,佛若出世,佛若不出世,法爾如是。一切諸法本來就是如此,有佛、沒佛,佛有講、沒講,空性是不變的真理,法爾如是的性空,不待因緣而有,不假任何人的言說而有。佛只是證悟到空性而已。
 

四、When?
什麼時候有空性呢?它是無始無終。如果有始有終,即是緣起緣滅,一切諸法的現象有生住異滅、生老病死,這些都是虛幻的,都是緣生而緣滅的;空性是無始無終,法爾如是,本自如此。
 

五、Why?
為什麼一切法皆是空?《雜阿含經》說,諸法因緣生,諸法因緣滅。講緣起法則就好了,為什麼又要說是空性?[諸法因緣生、諸法因緣滅],這是小學的程度;要讀到大學、讀到博士,就知道一切法[不生不滅],是空性。
眾因緣所生法,有因有緣;因緣和合則法生,因緣離散則法滅,法的生滅都是依因緣而有,所以沒有自己的本性,而其因緣也有它們的因緣,所以也是空無自性,相、性、體、力、作、因、緣、果、報都是空性,所以本末究竟等,如是生,如是滅,稱為真如或如來。龍樹菩薩於《中論》云:[不生亦不滅。]為什麼不生?因為一切法絕對不是無因生,但也不是從因生。從因生,有三種情況:從自因生、從他因生、從自他共因生。這三種情況都不可能成立,有因無緣則不生。觀察日常生活中的一切都不是從自因所生,都不能夠從自己生自己;如果從自己生自己,這兩者應該百分之百相同;可是我們發現,種子發芽、開花、結果就不同了。十年前的我和現在的我完全不一樣,即使瞬間都不一樣,所以不從自因生。從他因生,任何一件事情,不會從與這件事情無關的因而生出來。不從自因生、不從他因生,兩者合在一起都不能生,所以不從共因生。不從因生,也不從無因生。六師外道有一些主張無因生,事事物物是沒有原因的,它只是機械論、自然論,春夏秋冬的轉變就會帶動萬物的變化,春天萬物自然蘇醒;自然論者不接受諸法因緣生,也不接受無因生,所以是邪知邪見。
孤因不能生,孤緣就能夠生起任何的事物嗎?不可能。譬如,稻的種子,讓種子發芽,須要陽光、水分、土壤等其它的緣;但是只有其它的緣能夠生出稻苗嗎?不可能。如果沒有稻的種子,其它的緣只是增上的作用而已,根本生不出稻苗。同理可知,一切諸法不從緣生。
一切諸法不從因生,一切諸法不從緣生,所以諸法因緣生只是假名;因為無明,沒有徹底瞭解真相,以為諸法因緣生,其實一切皆不生。不生也就不滅,從緣起論提升高度到一切法性空。本來如是,法爾如是,不生不滅是一切諸法的本性。
 

六、How?
一切萬法如何空呢?《大般若經》提到十八空,所謂的內空、外空、內外空、空空、大空、第一義空、有為空、無為空、畢竟空、無始空、散空、性空、自相空、諸法空、不可得空、無法空、有法空、無法有法空,總共有十八種空,都是在詮釋人生宇宙的真相,無非一個[空]字而已。
空性是佛法的重心,在生活、工作中,甚至於在學習佛法的當下,都要學習空。不學習空,就不懂佛法,講再多都沒有用,做了再多的儀式都沒有用,因為掌握不到佛法最中心的思想[空]。
可是談空行空,不能落入頑空或無記空,《圓覺經》說:「譬如鑽木取火,兩木相因,火出木盡,灰非煙滅。以幻修幻,亦復如是,諸幻雖盡,不入斷滅。善男子!知幻即離,不作方便;離幻即覺,亦無漸次。一切菩薩及末世眾生,依此修行,如是乃能永離諸幻。」這就是《楞嚴經》幻薰幻修、藉假修真的功夫,以幻心離幻境,以幻智離幻心,以幻空離幻智,以幻滅離幻空,生滅滅已,寂滅現前,忽然超越世出世間法,獲二殊勝,一者上合十方諸佛本妙覺心,同一慈心;二者下合法界一切眾生,同一悲仰。經中所說的幻,即是空性。
 

肆、總結
現在引用印度最大的一家公司TOTO的老闆Ratan Tata說:“None can destroy iron, but its own rust can! Likewise, none can destroy a person, but his own mindset can.” TOTO是鋼鐵公司,生產與鋼鐵有關的產品。他說,沒有人能把鋼鐵破壞掉,但鋼鐵本身生了鏽,就能將鋼鐵腐蝕掉。同樣,沒有人能夠毀滅另一個人,只有自己的思惟、心態會毀滅他自己。
學習佛法,不體會空性、不進入空、不實踐空,那就是[有]。不論什麼樣的有,一有,就是在摧毀自己,所謂的鏽(rust)就生起,我執、法執,有任何的見、分別、妄念生起,都會將自己給摧毀掉。只有空性才不會生鏽,只有空性才能夠摧毀一切的煩惱,只有空性才能夠證悟涅槃,只有空性才能夠真實地成佛。
他又說:“Ups and downs in life are very important to keep us going, because a straight line even in an E.C.G. means we are not alive. ”人生的起起伏伏是非常重要的,可以讓我們繼續前進;心電圖是一條直線的話,表示我們已經死亡,不再活著。
起起伏伏(ups and downs)就是空性,生活上、工作上所有的一切都是ups and downs,本來就是世間的真相。遇到挫折,遇到煩惱,或是順利時,一切都是ups and downs only,如果成為一條線,永遠不變,我們就死亡了(we are not alive),不要怕世間的起伏。
眾生因為工作、生活、妄念所帶來的壓力,產生很多的恐懼,F-E-A-R。FEAR這個字有兩個含義。第一,Forget everything and run. 把一切都忘掉,拔腿就跑。或者Face everything and rise. 面對一切,勇敢地站起來。尚未成佛,難免會有壓力,會有恐懼,但是要選擇第一項或是選擇第二項,選擇權在於你(The choice is yours.)。
相信有了空性智慧,知道世間的一切是空性,可以讓我們繼續前進(ups and downs keep us going)。有了空性智慧,自然能夠面對一切,勇敢地站起來(face everything and ri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