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目錄
  1. 出版目錄
觀音-半個亞洲的信仰

產品簡介

詳細介紹
觀音:半個亞洲的信仰
    大乘佛教的妙處,就是將[法身](指真理)人格化,寄以名號,使我們易於親近,由崇拜、虛心學習,進而與他認同,自他不二,自覺覺他,自利利人,這才是大乘精神的積極表現。

  普門品云:[常念恭敬觀世音菩薩],就是以相引心的一種方便,讓我們借境觀心,[頓明自性,不向外尋]。這就是佛教和一般宗教的不同處。

  本文旨在檢討文化背景下的觀音之概念,並想澄清觀音的名號和思想,及闡釋幾部基本經典(在八十多部講述觀音本蹟的經典中,舉法華經、 心經、楞嚴經及千手經為例),而從中國人文主義與大乘玄秘主義之觀點出發,注重積極的宗教性之闡揚,而非以小乘的[消極的嚴格制定哲學界說]為從事。
 
作者  序
 
  我入佛因緣不外為人生的滄桑。少時喜讀叔本華及利俱吠陀,以後又嚮往於大乘佛教和基督教的玄秘主義(Mysticism)。玄秘主義所追求的是究竟的真理,視人格化之[神]為一種方便。二十餘年來誦持普門品觀世音菩薩[自在之業],少欲寡求,逐漸與觀音打成一片。尤賴家姐烘雲的策勵,幫助搜集資料,家中正續二藏、文史叢書,常開卷輒是,得非菩薩假以手眼,以暢所求?
 
  [觀音]自二十年前在柏克萊加州大學中國研究中心掌管圖書時已開始收集資料。我是出身工程,半途出家的,西諺所謂[滾石不生苔],轉業不成材。當年美國佛學未興,已故同事夏濟安教授大力慫恿。艾伯華(Wolfram Eberhard)教授以[美國若不出版,我們就在歐洲出版]相勉,又得艾美諾(Murray B.  Emeneau)師指導梵文。可惜不久便過著逐水草而居的教書生涯,為生活現實出版的都是有關文史研究和書評。直到一九七四年離佛州重來紐約,於逆綠中節要脫稿,又獲巴黎戴密微(P.Demieville)哥大富路(L.Carringt on Good-rich)兩名家鼓勵,[觀音]面世,旋經他校列入哲學課程教材。從宗教立場言之,菩薩慈悲安排,真不可思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