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錦囊:佛使尊者
真正的佛教是修行,身、口、意業清淨。我們可以不讀經典看書,可以不繁文縟節,可以不拜鬼神,卻必須留意身口意三業,堅苦卓絕,淬勵奮發,去煩惱,開智慧。惟有如此,才能夠任運自在,無往而不利,永離痛苦。
佛使尊者
泰國有道高僧,生於一九〇五年五月二十七曰,一九二六年出家修行,時年二十歲。一九三二年於他家鄕附近成立[森林佛法中心],即今天著名的[解脫自在國]的前身。一九九三年五月尊者示疾,七月八日圓寂,享年八十八歲。
雖然他只受過七年正式學校和初級巴利文教育,但他憑體悟佛法獲得的智慧,與勤奮精進的努力自修,不論是弘揚佛教教義、或推動社會福利及促進人類和平,所作的演講和著作,都是振聾啓瞶,擲地有聲,使泰國社會中的進步分子,尤其年輕人,無不風靡景仰追隨!
他在佛法及世學上的成就,不僅獲得泰國各大學頒贈五個榮譽博士學位,也獲得世界各地佛教徒認同他的新思維與教法。他世界各國的朋友和學生,有不少是基督教徒、回教徒、印度教徒、錫克教徒,這也是他的特色和最足稱道的。
佛法的意義是[開悟者的教法]。佛是開悟的人,了解萬事萬物的真理,了解一切真相,所以能夠隨心所欲而不逾矩。佛教是一個以智慧、科學和知識為基礎的宗教,其目標在摧毀苦和苦因。凡是以儀式、供養或祈禱來禮拜神明的,都不算是佛教。佛陀認為這些都是愚蠢、荒謬和錯誤的。當時有些人認為神是造物主,有些人認為天上每顆星都住有一位神,佛陀也勸人們不可以這些神為皈依的對象。